「CHISEN」導致球閥泄漏的因素及預防辦法
「CHISEN」導致球閥泄漏的因素及預防辦法
案例描述目前,球閥最多見的故障是內漏。球閥從制造、運輸、庫存到現場安裝、打壓、調試,每一環節均存在球閥受到損傷的可能性。球閥投入使用后,一旦出現內漏,對其進行更換便會附帶一定的經濟損失和負面的社會影響。所以,必須對球閥可能出現內漏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把關,同時,球閥出現內漏后要對內漏的程度進行全面分析,為確定解決方案提供依據。
球閥一旦出現泄漏,我們需要對泄漏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。目前,檢測球閥內漏的方法主要是通過排污口進行檢測。具體操作是:將球閥打至全關或全開的位置,緩慢打開排污閥,檢查閥腔內的氣體是否能夠放空,如無法放空,將視為球閥內漏,需要對故障球閥進行處理。但對于雙側密封球閥,通過上述方法無法判斷其具體的泄漏情況。如圖所示,假設1#—3#球閥均為雙側密封球閥,且之間的管段內均有氣體。通過排污口檢測,2#球閥閥腔內的氣體無法放空,分析該球閥可能存在內漏,下面通過檢測方法分析該閥門的內漏情況。
第一步:檢查限位
將2#球閥打至全開或全關位,打開執行結構防塵蓋,旋松限位螺釘,查看閥桿上端鍵的中心是否與“關”或“開”位對齊,如果存在偏離,操作手輪進行調整。通過排污口檢測放空情況,如仍存在內漏,在全“關”或全“開”位正負10度范圍內進行調整,通過轉動手輪及傾聽排污口氣體聲音大小查找佳限位點。
第二步:檢查閥體內是否卡有雜質
將球閥全開、全關2-3次,再通過第一步進行檢查,如球閥依舊內漏,則判定密封或球體損傷,需進行下一步的檢測。
第三步:檢測密封
將2#球閥打至全“關”位,放空2#-3#球閥間氣體,打開2#球閥排污閥,檢查閥腔內的氣體是否可以放空,具體檢測步驟如下:
1、無法放空。仔細傾聽排污口最終的氣體流速聲音,與放空前的聲音進行對比。
(1)聲音大小相近。判斷為2#球閥A側密封損壞;
(2)聲音明顯變小,判斷為2#球閥A、B兩側密封均損壞,放空前的聲音可能為A、B兩側密封面泄漏聲音的疊加。
2、可以放空。判斷為B側密封損壞,但該球閥仍具備關斷功能。
打開2#球閥,恢復2#-3#球閥間氣體壓力,將2#球閥打至全關位,放空1#-2#球閥間氣體,重復第三步(1—2)檢測步驟及分析方法進行判別。
第四步:檢測球體
球閥球體在很多情況下均存在被劃傷的可能性,但出現大面積的劃傷可能性較低,如劃傷面積較小,可以通過第一步中調整限位的方法避開劃傷部位,但該球閥仍可正常使用。
版權所有: 無錫市奇勝自控設備有限公司 蘇ICP備18000187號